血小板在人体内的正常数值是(100—300)×10^9个/L,当高于这一正常范围上限时即为血小板增多。血小板增多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,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,外周血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。因为发病率不高,所以大家平常对它很少了解,下面就请有近50年临床经验的血液病医生葛林阜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:
【病因】
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持续明显增殖,血小板生成增多,加上脾和肝储存血小板的释放,但血小板寿命大多正常。本病的出血机理由于血小板功能缺陷,粘附及聚集功能减退。也可能是因为血浆血小板刺激因子使血小板产生过多。
继发性的血小板高一般都是因原发性引起的,比如缺铁性贫血,脾切除,溶血,感染与炎症等。此外,某些患者(如运动后)血小板增多,往往是因为脾、肺等储藏池内血小板释放过多的结果。
【症状】
1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轻症患者仅有头昏、乏力症状,重症患者可有出血及血栓形成。出血常为自发性,可反复发作。以胃肠道出血常见,也可有鼻衄、齿龈出血、血尿、皮肤粘膜瘀斑。
2、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患者一般无症状,血栓形成可发生于小部分患者:老年患者、动脉粥样硬化,有血栓疾病者,不活动的患者。出血异常罕见。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一般小于1000×10^9/L。
【常规治疗】
1、骨髓抑制性药物 白消安为常用有效的药物,宜用小剂量。另外还有羟基脲、环磷酰胺,苯丁酸氮芥,马法兰等,但是只能缓解症状,不能保障长期疗效,常停药后复发。
2、放射核素磷 口服或静脉注射,一般不主张应用,因为诱发白血病的可能。
3、血小板分离术 可迅速减少血小板数量,改善症状。常用于胃肠道出血、妊娠及分娩、选择性手术前。
4、干扰素 可对巨核细胞生成抑制及血小板生存期缩短。但常见发热头痛、嗜睡、抑郁等明显副作用,还可能诱发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。
5、抗凝药 应用双嘧达莫、阿司匹林、消炎痛可防止血小板聚集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血小板增多。
<患者须知>血小板增多的传统治疗方法都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,正是这些弊端导致很多血小板增多患者容易反复。要消除这些弊端,结合中西医治疗的优势是明确的途径,中西医结合治疗从免疫入手,结合中西医优点,并且融合物理、心理等治疗手段,自成一套完整、科学治疗体系,是目前治疗血小板增多更好的方法。
<温馨提示>血小板增多虽然虽然发病率低,但是一旦确诊还要重视起来,及时到正规专业的医院诊治。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可以拨打咨询电话 0531-8695 3333,也可点击>>在线咨询医生将为您解答疑惑。祝您早日康复!
上一篇:血小板增多是什么病?如何治疗?
下一篇:血小板高是怎么回事?如何***?
济南血液病医院
咨询热线:0531-8695 3333
备案号:鲁ICP备12006985号
工信部链接:http://beian.miit.gov.cn